结构型模式的讨论
结构型模式依赖于同一个很小的语言机制集合构造代码和对象:单继承和多重继承机制用于基于类的模式,而对象组合机制用于对象式模式。
模式间的差异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针对了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中一些特定的经常发生问题的解决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模式不能结合使用。
Adapter与Bridge
适配器模式(Adapter)和 桥接模式(Bridge)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它们都给另一对象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间接性,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灵活性。
- 它们都涉及到从自身以外的一个接口向这个对象转发请求。
这些模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各自的用途:
-
适配器模式(Adapter)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已有接口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它不考虑这些接口是怎样实现的,也不考虑它们各自可能会如何演化。
这种方式不需要对两个独立设计的类中的任一个进行重新设计,就能够使它们协同工作。
-
桥接模式(Bridge)则对抽象接口与它的(可能是多个)实现部分进行桥接。
虽然这一模式允许你修改实现它的类,它仍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接口。
Bridge模式也会在系统演化时适应新的实现。
由于这些不同点,Adapter和Bridge模式通常被用于软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当你发现两个不兼容的类必须同时工作时,就有必要使用适配器模式(Adapter),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避免代码重复。此处耦合不可预见。
相反,桥接模式(Bridge)的使用者必须事先知道:一个抽象将有多个实现部分,并且抽象和实现两者是独立演化的。
适配器模式(Adapter)在类已经设计好后实施;而 桥接模式(Bridge)在设计类之前实施。
这并不意味着Adapter模式不如Bridge模式,只是因为它们针对了不同的问题。
Composite与Decorator
组合模式(Composite)和 装饰模式(Decorator)模式具有类似的结构图,这说明它们都基于递归组合来组织可变数目的对象。
这一共同点可能会使你认为,decorator对象是一个退化的composite,但这一观点没有领会Decorator模式要点。
相似点仅止于递归组合,同样,这是因为这两个模式的目的不同。
- 装饰模式(Decorator)旨在使你能够不需要生成子类即可给对象添加职责。这就避免了静态实现所有功能组合,从而导致子类急剧增加。
- 组合模式(Composite)则有不同的目的,它旨在构造类,使多个相关的对象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处理,而多重对象可以被当作一个对象来处理。它重点不在于修饰,而在于表示。
尽管它们的目的截然不同,但却具有互补性。因此Composite和Decorator模式通常协同使用。
在使用这两种模式进行设计时,我们无需定义新的类,仅需将一些对象插接在一起即 可构建应用。
这时系统中将会有一个抽象类,它有一些composite子类和decorator子类,还有一些实现系统的基本构建模块。
此时,composites和decorator将拥有共同的接口。
从装饰模式(Decorator)的角度看,composite是一个ConcreteComponent。而从组合模式(Composite)的角度看,decorator则是一个Leaf。
Decorator与Proxy
装饰模式(Decorator)和 代理模式(Proxy) 结构相似。
这两种模式都描述了怎样为对象提 供一定程度上的间接引用,proxy和decorator对象的实现部分都保留了指向另一个对象的指针, 它们向这个对象发送请求。
然而同样,它们具有不同的设计目的。
像装饰模式(Decorator)一样,代理模式(Proxy)构成一个对象并为用户提供一致的接口。但与 装饰模式(Decorator)不同的是,代理模式(Proxy)不能动态地添加或分离性质,它也不是为递归组合而设计的。它的目的是,当直接访问一个实体不方便或不符合需要时,为这个实体提供一个替代者,例如,实体在远程设备上,访问受到限制或者实体是持久存储的。
-
在代理模式(Proxy)中,实体定义了关键功能,而Proxy提供(或拒绝)对它的访问。
-
在装饰模式(Decorator)中,组件仅提供了部分功能,而一个或多个Decorator负责完成其他功能。
Decorator模式适用于编译时不能(至少不方便)确定对象的全部功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