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面向切面编程 AOP 介绍及注解

Spring AOP

AOP 即 Aspect Oriented Program 面向切面编程

首先,在面向切面编程的思想里面,把功能分为核心业务功能,和周边功能。

  • 所谓的核心业务,比如登陆,增加数据,删除数据都叫核心业务
  • 所谓的周边功能,比如性能统计,日志,事务管理等等

周边功能在 Spring 的面向切面编程 AOP 思想里,即被定义为切面。

在面向切面编程 AOP 的思想里面,核心业务功能和切面功能分别独立进行开发,然后把切面功能和核心业务功能 "编织" 在一起,这就叫 AOP。

AOP 的目的

AOP 能够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例如事务处理、日志管理、权限控制等)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来的可拓展性和可维护性。

AOP 术语

  • 连接点(Joinpoint) 程序执行的某个特定位置,如某个方法调用前,调用后,方法抛出异常后,这些代码中的特定点称为连接点。简单来说,就是在哪加入你的逻辑增强
    连接点表示具体要拦截的方法,上面切点是定义一个范围,而连接点是具体到某个方法

  • 切点(PointCut) 每个程序的连接点有多个,如何定位到某个感兴趣的连接点,就需要通过切点来定位。比如,连接点 -- 数据库的记录,切点 -- 查询条件
    切点用于来限定 Spring-AOP 启动的范围,通常我们采用表达式的方式来设置,所以关键词是范围

  • 业务增强(Advice) 业务增强是织入到目标类连接点上的一段程序代码。

    业务增强分为如下几种:

    • 前置通知 (before): 在执行业务代码前做些操作,比如获取连接对象
    • 后置通知 (after): 在执行业务代码后做些操作,无论是否发生异常,它都会执行,比如关闭连接对象
    • 异常通知(afterThrowing): 在执行业务代码后出现异常,需要做的操作,比如回滚事务
    • 返回通知 (afterReturning), 在执行业务代码后无异常,会执行的操作
    • ** 环绕通知 (around)**,在执行业务代码前和执行业务代码后都会执行的操作
  • 目标对象(Target) 需要被加强的业务对象

  • 织入(Weaving) 织入就是将增强添加到对目标类具体连接点上的过程。
    织入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具体来说,就是生成代理对象并将切面内容融入到业务流程的过程。

  • 代理类(Proxy) 一个类被 AOP 织入增强后,就产生了一个代理类。

  • 切面(Aspect) 切面由切点和增强组成,它既包括了横切逻辑的定义,也包括了连接点的定义,SpringAOP 就是将切面所定义的横切逻辑织入到切面所制定的连接点中。

AOP 体系

image-20201231111624405

AOP 相关注解

@Pointcut

@Pointcut 注解,用来定义一个切面,即上文中所关注的某件事情的入口,切入点定义了事件触发时机。

有两个常用的表达式:

execution () 表达式
/**
 * 定义一个切面,拦截 com.jueee.controller 包和子包下的所有方法
 */
@Pointcut("execution(* com.jueee.controller..*.*(..))")
public void pointCut() {}

execution(* * com.jueee.controller..*.*(..))) 表达式为例:

  • 第一个 * 号的位置:表示返回值类型,* 表示所有类型。
  • 包名:表示需要拦截的包名,后面的两个句点表示当前包和当前包的所有子包,在本例中指 com.mutest.controller 包、子包下所有类的方法。
  • 第二个 * 号的位置:表示类名,* 表示所有类。
  • (..):这个星号表示方法名, 表示所有的方法,后面括弧里面表示方法的参数,两个句点表示任何参数。
annotation () 表达式

annotation() 方式是针对某个注解来定义切面,比如我们对具有 @PostMapping 注解的方法做切面,可以如下定义切面:

@Pointcut("@annotation(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private void logAdvicePointcut() {}

然后使用该切面的话,就会切入注解是 @PostMapping 的所有方法。

这种方式很适合处理 @GetMapping、@PostMapping、@DeleteMapping 不同注解有各种特定处理逻辑的场景。

@Around

@Around 注解用于修饰 Around 增强处理,Around 增强处理非常强大,表现在:

  1. @Around 可以自由选择增强动作与目标方法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说可以在增强动作前后,甚至过程中执行目标方法。这个特性的实现在于,调用 ProceedingJoinPoint 参数的 procedd() 方法才会执行目标方法。
  2. @Around 可以改变执行目标方法的参数值,也可以改变执行目标方法之后的返回值。

Around 增强处理有以下特点:

  1. 当定义一个 Around 增强处理方法时,该方法的第一个形参必须是 ProceedingJoinPoint 类型(至少一个形参)。在增强处理方法体内,调用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方法才会执行目标方法:这就是 @Around 增强处理可以完全控制目标方法执行时机、如何执行的关键;如果程序没有调用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方法,则目标方法不会执行。
  2. 调用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方法时,还可以传入一个 Object[ ] 对象,该数组中的值将被传入目标方法作为实参 —— 这就是 Around 增强处理方法可以改变目标方法参数值的关键。这就是如果传入的 Object[ ] 数组长度与目标方法所需要的参数个数不相等,或者 Object[ ] 数组元素与目标方法所需参数的类型不匹配,程序就会出现异常。

@Around 功能虽然强大,但通常需要在线程安全的环境下使用。

因此,如果使用普通的 BeforeAfterReturning 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使用 Around 了。如果需要目标方法执行之前和之后共享某种状态数据,则应该考虑使用 Around。尤其是需要使用增强处理阻止目标的执行,或需要改变目标方法的返回值时,则只能使用 Around 增强处理了。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AroundAdvice {
    @Pointcut("@annotation(com.jueee.annotation.PermissionAnnotation)")
    private void permissionCheck() {
    }
    @Around("permissionCheck()")
    public Object permissionCheck(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开始增强处理===================");
        //获取请求参数,详见接口类
        Object[] objects = joinPoint.getArgs();
        Long id = ((JSONObject) objects[0]).getLong("id");
        String name = ((JSONObject) objects[0]).getString("name");
        System.out.println("id1->>>>>>>>>>>>>>>>>>>>>>" + id);
        System.out.println("name1->>>>>>>>>>>>>>>>>>>>>>" + name);
        // 修改入参
        JSONObject object = new JSONObject();
        object.put("id", 8);
        object.put("name", "lisi");
        objects[0] = object;
        // 将修改后的参数传入
        return joinPoint.proceed(objects);
    }
}

处理日志:

服务端:
===================开始增强处理===================
id1->>>>>>>>>>>>>>>>>>>>>>23
name1->>>>>>>>>>>>>>>>>>>>>>jueee

客户端:
{"code":200,"data":{"name":"lisi","id":8},"message":"SUCCESS"}

@Before

@Before 注解指定的方法在切面切入目标方法之前执行,可以做一些 Log 处理,也可以做一些信息的统计,比如获取用户的请求 URL 以及用户的 IP 地址等等,这个在做个人站点的时候都能用得到,都是常用的方法。

JointPoint 对象很有用,可以用它来获取一个签名,利用签名可以获取请求的包名、方法名,包括参数(通过 joinPoint.getArgs() 获取)等。如下示例: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BeforeAdvice {
    /**
     * 定义一个切面,拦截 com.mutest.controller 包下的所有方法
     */
    @Pointcut("execution(* com.jueee.controller..*.*(..))")
    public void pointCut() {}
    /**
     * 在上面定义的 pointCut() 切面方法之前执行该方法
     * @param joinPoint jointPoint
     */
    @Before("pointCut()")
    public void do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
        log.info("====doBefore方法进入了====");

        // 获取签名
        Signature signature = joinPoint.getSignature();
        // 获取切入的包名
        String declaringTypeName = signature.getDeclaringTypeName();
        // 获取即将执行的方法名
        String funcName = signature.getName();
        log.info("即将执行方法为: {},属于{}包", funcName, declaringTypeName);

        // 也可以用来记录一些信息,比如获取请求的 URL 和 IP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attributes =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RequestContextHolder.getRequestAttributes();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attributes.getRequest();
        // 获取请求 URL
        String url = request.getRequestURL().toString();
        // 获取请求 IP
        String ip = request.getRemoteAddr();
        log.info("用户请求的url为:{},ip地址为:{}", url, ip);
    }
}

输出日志:

: ====doBefore方法进入了====
: 即将执行方法为: getGroupList,属于com.jueee.controller.TestController包
: 用户请求的url为:http://localhost:8080/permission/check,ip地址为:127.0.0.1

@After

@After 注解和 @Before 注解相对应,指定的方法在切面切入目标方法之后执行,也可以做一些完成某方法之后的 Log 处理。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AfterAdvice {
    /**
     * 定义一个切面,拦截 com.mutest.controller 包下的所有方法
     */
    @Pointcut("execution(* com.jueee.controller..*.*(..))")
    public void pointCut() {}
    /**
     * 在上面定义的切面方法之后执行该方法
     * @param joinPoint jointPoint
     */
    @After("pointCut()")
    public void doAfter(JoinPoint joinPoint) {
        log.info("==== doAfter 方法进入了====");
        Signature signature = joinPoint.getSignature();
        String method = signature.getName();
        log.info("方法{}已经执行完", method);
    }
}

输出日志:

: ==== doAfter 方法进入了====
: 方法getGroupList已经执行完

@AfterReturning

@AfterReturning 注解和 @After 有些类似,区别在于 @AfterReturning 注解可以用来捕获切入方法执行完之后的返回值,对返回值进行业务逻辑上的增强处理,例如: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AfterReturningAdvice {
    /**
     * 定义一个切面,拦截 com.mutest.controller 包下的所有方法
     */
    @Pointcut("execution(* com.jueee.controller..*.*(..))")
    public void pointCut() {}
    /**
     * 在上面定义的切面方法返回后执行该方法,可以捕获返回对象或者对返回对象进行增强
     * @param joinPoint joinPoint
     * @param result result
     */
    @AfterReturning(pointcut = "pointCut()", returning = "result")
    public void doAfterReturning(JoinPoint joinPoint, Object result) {
        Signature signature = joinPoint.getSignature();
        String classMethod = signature.getName();
        log.info("方法{}执行完毕,返回参数为:{}", classMethod, result);
        // 实际项目中可以根据业务做具体的返回值增强
        log.info("对返回参数进行业务上的增强:{}", result + "增强版");
    }
}

日志如下:

: 方法getGroupList执行完毕,返回参数为:{"code":200,"message":"SUCCESS"}
: 对返回参数进行业务上的增强:{"code":200,"message":"SUCCESS"}增强版

@AfterThrowing

当被切方法执行过程中抛出异常时,会进入 @AfterThrowing 注解的方法中执行,在该方法中可以做一些异常的处理逻辑。

要注意的是 throwing 属性的值必须要和参数一致,否则会报错。

该方法中的第二个入参即为抛出的异常。

@Aspect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AfterThrowingAdvice {
    /**
     * 定义一个切面,拦截 com.mutest.controller 包下的所有方法
     */
    @Pointcut("execution(* com.jueee.controller..*.*(..))")
    public void pointCut() {}
    /**
     * 在上面定义的切面方法执行抛异常时,执行该方法
     * @param joinPoint jointPoint
     * @param ex ex
     */
    @AfterThrowing(pointcut = "pointCut()", throwing = "ex")
    public void afterThrowing(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able ex) {
        Signature signature = joinPoint.getSignature();
        String method = signature.getName();
        // 处理异常的逻辑
        log.info("执行方法{}出错,异常为:{}", method, ex);
    }
}